【艺匠阁】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晚风拂柳笛声残, 夕阳山外山。
天之涯,地之角, 知交半零落。
一壶浊酒尽余欢, 今宵别梦寒。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——
《送别》 弘一大师
弘一大师的未必每个人都听过,但这首脍炙人口的《送别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,甚至能吟唱也说不定。而他的作者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,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公认的“全才”,“奇才”——李叔同。他诗词歌赋音律、金石篆刻书艺、丹青文学戏剧无一不精。而其他皈依佛门之后,一洗铅华,笃志苦行,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,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——弘一大师。
上海滩一代冷艳情痴的张爱玲在谈到弘一大师时曾说:“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,我从来不是的,至少,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,我是如此的谦卑。”无论是弘一法师生平,气韵还是其无穷的艺术生命;无论其在俗家创作的成就还是在僧界普度的事业,确实能让再高傲的人谦卑俯身。今天让我们伴着弘一大师的诗词名句,来欣赏一下他从规范到自由的绘画作品。
l 出生名门,少赴东映
春去秋来,岁月如流,游子伤漂泊。
回忆儿时,家居嬉戏,光景宛如昨。
茅屋三掾,老梅一树,树底迷藏捉。
高枝啼鸟,小川游鱼,曾把闲情托。
儿时欢乐,斯乐不可作;儿时欢乐,斯乐不可作
——
《忆儿时》
弘一法师,俗名李叔同。清光绪六年(1880年)生天津官宦富商之家。受过良好私塾教育的他,自幼就有一种“,“狂来轻世界,醉里得真知”的气质。22岁,为了寻找救国之路,他赴东京学习。
l 艺术启蒙,初识印象派:
瑟瑟寒风剪剪催,几枝花发水云隈。
淡妆写出无双品,芳信传来第二回。
春色鲜鲜胜似锦,粉痕艳艳瘦于梅。
本来桃李羞同调,故向百花头上开。
——
《咏山茶花》
除了学习西洋油画,他还接触到了印象派。他的作品中,如炭笔画少女、浴女、花卉等,均轮廓明显、光影清晰,充分表现了印象派画风的特点。此时,他年少时的文学才华也开始逐渐为他人瞩目:
l 加入“南社”,培养人才
纷纷纷纷纷纷纷,
唯落花委地无言兮,
化作泥尘。
寂寂寂寂寂寂寂,
何春光长逝不归兮,
永绝消息。
——
李叔同·弘一大师
李叔同除了自己在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外,更不忘通过教育去唤醒青年一代。著名文学家曹聚仁、画家丰子恺、潘天寿、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。宣统三年(1911年),他回国,并开始在诸多地方设坛讲课。
书法
l 遁入空门,弘扬佛法
佛者,觉也。
觉了真理,乃能誓舍身命,勇猛精进,
救护国家。是故救国必须念佛。
——
李叔同 ·弘一大师
弘一晚岁十年,积极弘法。从未间断。去世前,留下四字:“悲欣交集”。并嘱咐门生说:如在助念时,见我流泪,并非留恋世间、挂念亲人,而是悲喜交集所感。往生时,六十三岁。
评论